【遊記】Back to TOKIMEKI(9)——向著下一片天空

by Mixegg
5 分鐘 閱讀時間

離開東京 DECKS 商場後,因為離預定的晚餐還有一段時間,所以我們打算先前往青海地區繼續聖巡。
晚點再前往台場的另一間百貨公司——AQUA CiTY。

シンボルプロムナード公園

天氣實在很炎熱,不補水根本沒辦法生存

因為到晚餐時間之前都不會再有購物的行程,於是我們就把大大小小的戰利品塞進了海濱公園站的置物櫃裡。
打算等台場的行程全部結束,最後再來這裡取就好。
解放雙手之後,我們就踏上了通訊站橋(テレポートブリッジ),準備前往青海地區。

青海地區的顯眼地標

東京通訊站是臨海線的其中一站,周圍有 IMMERSIVE FORT 跟 Diver City。
而且在虹咲的〈未來ハーモにー〉或在動畫中出現次數也相當頻繁。

既然都提到了,那理所當然就要擺上這次補拍的畫面。

下了橋之後,後方不遠處是早前才去過的 Hop&Steps Cafe ,前方則是シンボルプロムナード公園。
而跨越公園之後,更前方的是原先大摩天輪、維納斯堡的所在地,現在則是 IMMERSIVE FORT 跟賽車場。

首先我們要去的就是 IMMERSIVE FORT 和賽車場。

要登上 IMMERSIVE FORT 首先要搭乘一段手扶梯,這段扶梯也在動畫一期的OP中登場過。
說來有些哀傷的是,當初因為版權的關係,海外的觀眾是看不到「VenusFort」字樣的,不過現在到現場也看不到了。

這裡不僅僅在〈未來ハーモにー〉中出現過,我最喜歡的就是一期八話一年生三人在這約會的劇情。

可惜隨著場地改建,這些畫面也成絕響了。
步夢視線前方是 TOYOTA MEGAWEB ,它曾經是世界知名的汽車展覽中心,如今成為了賽車場。
而果林所站的位置則是 Venus Fort 的一部分,被稱作「調色盤廣場」,當初繽紛色彩如今也不復見。

雖然之前查資料時有看到 IMMERSIVE FORT 也是有不用門票的免費區域,而一年生拍照的噴泉就在這區域內。
但因為時間安排的關係,我們就沒有進去了。

離開 IMMERSIVE FORT ,斜前方的草坪上有著五座搖椅。
其中正中間的這座搖椅,大概是雫子特別喜歡的座位吧。無論是動畫一期還是劇場版特典,都能見到她坐在這張長椅上。

前一次來台場是平日,這裡完全沒有人,我就這樣對著空空的長椅拍照,想像著雫子坐在上面的樣子。
但這次來是假日,旁邊全是帶著小孩的媽媽,為了不要看起來太奇怪,我還請狐先假裝模特兒拍了幾張……

繼續前進就是「いきものの谷」,中文就是生物之谷。
在搖椅旁邊的是類似單槓的造景(但不能爬),這裡也是 Fan Disc「~ときめき活動日誌~」封面的位置。
(但我拍的方向是相反的,不過就算轉過來也看不到大摩天輪了,所以就……)

另外就是這裡在早上和傍晚都會自動撒水,我們來的時間是正午,所以連水痕都已經曬乾了。
但如果之後要挑人少的時間來拍照,就要小心別拍到一身溼了。


雖然シンボルプロムナード公園也是虹咲重要的聖地,成員們往返學校與百貨公司時必定會經過此處。
動畫一期,步夢的舞台也設置在此。我最喜歡的〈未來ハーモにー〉也有許多此處的場景。
但就是因為太喜歡、太重要了,其實我上一次トキメキ旅就已經巡得差不多了。
這次來的時間是假日,人非常多,所以我也沒有打算再拍一次同樣的照片(不覺得會拍得更好)。

我會在這裡停留的真正原因,其實是看到了海濱公園的官方 Instagram。
整個六月都有紫陽花裝飾,對我來說實在太過有吸引力了,所以便順理成章地把這安排進了我們的清單之中。

基本上都是紫陽花,還有一些些的立牌照片。
因為其實拍了很多照片,但有不少是重複或相似的,就挑了其中幾張出來分享:
有一張心型的紫陽花,沒有其他人發現的樣子。就只有我跟狐兩個人對著它拍。
還有一張是有著漸層色,從青、白到紫的紫陽花。
還有跟我去了很多地方的雪菜立牌,跟為了這次旅程才終於拆開的雫、霞立牌,
這兩個立牌就是先前提過虹咲跟台場一丁目商店街的合作喔。

再說個題外話,從我確定了這次旅程的日期開始,我的各種SNS推送給我台場情報的頻率也越來越高。
從一開始是偶爾在 Instagram 上滑到彩虹大橋,到後來一堆官方帳號全都跑出來了:台場海濱公園、江東區觀光協會、百合海鷗、AQUA CiTY……族繁不及備載;還在這段時間跟日本的攝影師、LoveLiver 有了交流。
這麼說或許有點怪,但就像很多人將沼津視為第二個故鄉,我發現台場好像也變成了一個我夢想中的故鄉。

那裡有我所喜愛的人事物,有著我許多(其實並不存在的)回憶。
現在的我,彷彿離鄉背井來到南國的青年,只要一年能回家幾天,就覺得心滿意足了。


接著我們看一下時間差不多了,便決定慢慢散步去餐廳。
我們預約的正是在鎌倉篇中提過的,位於 AQUA CiTY 的「燒肉Garuva」

一路上經過了獨角獸,還沒結束的偶像活動。
早前走過一次的路,此刻因為夕陽的關係變得不太一樣,不知怎麼地讓人有些寂寞。

但單純地感到寂寞太浪費這趟旅程了,當然要把這股寂寞轉換成尋找聖地的動力。

這裡在一期八話,雫的PV中有出現過,上次聖巡的時候有拍過了。
這次想補上二期11話,同好會在這裡決定不會升成部的場景。
無論過了多久,虹咲學園學園偶像同好會始終都會是同好會,這樣的話語真的讓人感到十分安慰。

繼續前進到百合海鷗的軌道下方,往希爾頓跟日航飯店的方向轉進去。
先是看著這次無緣入住的希爾頓嘆了一口氣(我也想要有錢的香港媽媽),然後轉進日航飯店前通往台場車站的通道。

這裡是二期OP果林的場景。
雖然我這趟主要是收集一期OP,但既然在路線上也就順道來聖巡了。
也許下一次來台場的時候,就是把剩下的二期OP補齊了吧。

忘記上次トキメキ旅裡有沒有提過了,因為來的時候是冬天,所以狐被凍到快變冰棒。
來台場當天,她在淺草登船買了熱咖啡,上船後又買了熱玉米濃湯,逛了一圈在這的自販機也買了玉米濃湯。
只不過這次來的天氣,應該沒多少人喝得下熱飲啦……

這裡是虹咲四格二期四話的場景,我非常喜歡這集愛姐與栞子的互動。
兩個個性相反的人,卻在對方的身上看到自己最親近的人的影子。
尤其是愛姐,在這集當中將她的溫柔細心,照顧學妹的心境全都表現了出來。

進到 AQUA CiTY 後,看了下時間離預定的餐廳還有一些時間(到底有多少時間)
所以先走到了頂樓的「AQUA CiTY御台場神社」。

作為台場地區唯一一座神社,我覺得它更介於傳統的神社和台灣式鳥居庭園造景之間。
因為它的正前方正對著室外烤肉區,後面則是停車場。
而且因為是假日的關係,這次烤肉區已經聚集了不少喝醉玩嗨的人,
很有祭典的感覺,但今天不是祭典吧,今天是 Aqours Finale Live Day.1 吧。

超級社恐的我看到旁邊都是陽光派對咖就會起疹子渾身不對勁,所以我拍了一張照就躲了起來。
另一方面有些可惜的是,原本室內還有一個小小的抽籤機,這次去也沒見到了。

燒肉 Garuva

我跟狐是在 Tabelog 上面預約的,每人6000圓,共有七道菜的套餐。
(如果大家想看的話,之後也可以寫一篇 Tabelog 的簡單教學文。)
這份套餐包含牛舌、泡菜拼盤、生菜沙拉、牛肉盤、內臟拼盤、石鍋炒飯跟甜點。

誠如先前所言,這間店是我第二次造訪。這次預約的是夕陽的18:00,上次則是趕著最後一刻才進來的20:00。
首先光是服務就差非常多了:上一次是外國的服務生,雖然沒有不禮貌,但感覺鄰近下班時間所以多少有點懈怠。
這次是熱門的用餐時間,所以接待我們的是一位看起來像是店長或經理之類的日本人,就是印象中最典型的日本人接待方式。

我們上次也是點雙人套餐,具體有哪些肉其實我吃完就忘了。
這也是狐跟我說她覺得這間店有點名不符實的原因之一,上次我們也點了差不多的價位,但是肉卻沒有特別驚豔的。
有種「就這樣?」的感覺……反倒是泡菜我的記憶還比較深刻,是真的很好吃的那種。
但這次就完全沒有這個問題。
一方面覺得肉非常好吃,吃完還想再吃,同時又覺得它份量的拿捏非常剛好,不會讓人吃到太飽,但也完全不會餓。
牛舌真的很好吃,其他肉無論要搭配醬料還是直接吃都各有特色。
泡菜也依舊美味。真要挑刺就是石鍋拌飯有點太多了(但也可能是因為我們吃了一個下午的原因)。

不過要注意的是,套餐是沒有附飲料的。
我點的是熱清酒,但從沒喝過怕喝不慣,所以又點了一杯威士忌可樂,狐則點了一杯檸檬沙瓦。
結果就是……哪有什麼喝不慣的問題,第一口下去感覺有點辣辣的,但很快就沈迷其中了。
拍照的手也開始抖,跟狐聊沒兩句就開始傻笑,整個人呈現醉爛的狀態。

印象派

也是在這個情況之下,我才意外拍出了我這整趟旅程中最喜歡的一張照片。
說起來頗有詩仙斗酒百篇的感覺(自己說)。恰如記憶中的台場,只剩模糊輪廓卻怎麼樣也忘不掉。

先前沒提到,為什麼我在第一次的壞印象之後,還願意再給它一次機會。
這個景色就是原因。

第一次用餐時,因為只有兩人被帶到了窗邊,當時就留下深刻印象。
這次在 Tabelog 預約,特別備註要靠窗的位置,也被安排到了跟上次一樣的位置。
我們入座的18:00天還沒黑,是一邊吃飯,一邊看著太陽慢慢地落下。

這裡的視野極好,可以看到自由女神、東京鐵塔與彩虹大橋。
黃昏時,屋形船便會在鳥之島周圍聚集(如果你好奇台場的地理環境,可以看我之前分享的文章),
隨著夜色低垂,屋形船跟東京鐵塔、自由女神像紛紛點起了燈,唯獨我朝朝暮暮思念已久的彩虹大橋,依舊是黯淡的模樣。

我們早就吃完餐,但我刻意留著一杯清酒就是不願吞下肚。
雖然我們的用餐時間有兩個小時,但我還是擔心店員覺得我們吃完賴著不走。
雖然一度心想,算了,就算晚點在室外也能看見,但最終還是聽了狐的,再多坐幾分鐘。

點起燈的彩虹大橋

果然七點半一到,燈「啪——」的一下亮了起來。
原先灰暗的大橋,一瞬間成為了光線匯聚的地標,心中的感動實在很難用言語去解釋。
雖然這趟旅程一路下來,見到了台場的許多改變,消失的商店、不再展出的立牌,或是已經販售結束的週邊……
但是只要這座橋依舊在這,那我無論前進到何處,永遠都能知道「虹が待ってるよ」。

AQUA CiTY

見到彩虹大橋開燈之後,我終於能心滿意足地離開。
雖然之後會想再試試看其他餐廳,但只要有機會我會再回來吃這間 Garuva 的。

AQUA ARENA

AQUA CiTY 的一大特色就是室內有水族箱,也算是符合品牌的特色。
但只有這兩個小小的水族箱肯定是不夠看的,所以便要前往我們的下一個目的地——アク和リウムGA☆KYO。

題外話,幾年前這裡也有虹的立牌的,但早在我們到來之前就已經撤掉了。

アク和リウムGA☆KYO

アク和リウムGA☆KYO是結合金魚、日式美學與光影效果的水族館。
整體不大,走快一點十分鐘能看完,最長也不會超過三十分鐘。

場館內有不少可以拍照互動的道具,例如紙傘、面具,地板上也會標示最佳拍攝角度。
是一個非常適合拍照打卡,上傳SNS的水族館。

還有互動的撈金魚遊戲(虛擬的金魚),可以用來占卜。
流程是撈了金魚,它會顯示吉凶,再去旁邊的扭蛋機扭對應的籤詩出來。
但狐沒注意到金魚,直接扭了個凶出來……

老實說,這裡的視覺效果真的呈現地非常好。
即便我跟狐只是快速地逛過一圈,拍拍照就離開,依舊感覺到室內設計的諸多巧思。
色彩絢麗的金魚搭配七彩的光芒,真的宛如置身龍宮一般。

但當下我就感到有些納悶,那些光線直接對到人眼都會覺得不適了。
對於這些眼睛都凸出來的金魚,難道沒有任何影響嗎?
後來查了一下不是只有我有這樣的疑惑……在涉及到生物的展覽上,都應該要好好思考動物的福祉。
至少我是這麼認為的。


離開水族館,我決定繼續聖地巡禮,補齊之前沒能找到的一些地點。

一走出水族館,就遇到了這個場景,是一期二話霞MV中的場景。
只是我拍成霞的對面了。

彩虹大橋百看不厭……

離開室內,我們要從室外繞到位於4F的Cafe La Boheme Odaiba。
一出門又會看到遠處的彩虹大橋。大多數的屋形船在七點多就已經駛離了,海面上只剩下幾條小船。

這一處有如迷宮,我也不確定自己走的路線是不是最快的。
我們從室外進到東棟,再從三樓搭乘手扶梯到四樓,接著要往廁所的方向走(遊樂場的反方向)。
接著走進一個看起來很像餐廳門口的地方,就會發現裡面的裝潢變了模樣。
繼續往裡面深入,就會看到艾瑪的這個場景。

這附近集結了好幾間西餐,感覺都價格不斐。不過同樣能夠看到海景,也許下次再考慮來這裡吃吃看晚餐吧。


將艾瑪的這個點也巡完之後,我們在 AQUA CiTY 的目標算是全數達成了,可以準備離開了。
但我看了下時間,還不想這麼早回去,便提議再走一小段路。

我們離開 AQUA CiTY 後,沿著電車的路線走到了靠近西長廊的階梯。

這裡是 OVA「NEXT SKY」片尾A.ZU.NA的畫面。
其實我前一次就想來了,但好像是因為下雨還是沒找到,所以最終沒聖巡成功,這次也算補上了一個心願。

出会い橋

接著我們又沿著早前走過的路,再一次從西長廊走到符號長廊公園。

回想上一次走在這時,冰冷的海風從未停歇,雖然對大多數人來說也是很難受,但對我來說卻恰到好處;
此刻雖然沒了太陽,但依舊感覺到空氣中揮散不去的熱量。
即便如此,我還是想補上早上因為人潮沒能看到的景色。

經過 Diver City 的時候,剛好看到工作人員在轍收。
彩虹色的階梯上有著忙進忙出的人影,雖然跟我預期地畫面不太一樣,
但這種在悸動之後的平淡日常,似乎也蠻符合這段旅程結尾的模樣。

上一次拍的照片是秋天,別說開花,連葉子都枯黃了。
這次雖然依舊跟PV中的畫面不同,但至少也算沾上了夏天的邊。

當時有一個男生蹲在階梯下半部拍照,我下樓的時候沒注意到還被他嚇了一跳。
因為他在這,我也不好意思站在他對面朝他拍照,只好趕快抓了個角度隨手拍下。

最後的一張聖巡照片也是出自 NEXT SKY 的ED,一年級三人組的合照。
我拍照的位置應該再後退一些,然後用長焦鏡頭才能表現出ED的畫面。

後記

台場篇的故事在這就暫告一段落了。

或許有人注意到了,台場篇比鎌倉篇還少一篇文。
並不是因為我沒什麼好講的,恰好相反,
而是有太多跟旅程沒有直接關聯,卻因為旅程而產生的發想,
都要寫下來的話,會讓這系列文章的主題變得太過模糊。

幾經權衡之後,還是決定專注在景點跟行程趣事的介紹上。
未來無論是偏向個人的感想,聖地巡禮的精華,或是各種各種關於虹咲的念想,
肯定都會在未來的文章中介紹到的。

最後最後再讓我回答一個在台場篇第一篇提起的事。
當我們坐車回到新橋站時,我終於有想起(但還是差點忘記)要買 SUICA 了。
於是我們現在也都是有 SUICA 的人了,可喜可賀。

那麼,就讓我們下一篇文章再見吧。

You may also like

發表迴響